2022年3月“绿电动力员工诈骗”事件舆情分析报告

摘要:2022年3月23日,一则北大毕业博士入职发电集团后诈骗2600万的新闻引发舆论热议,根据新闻视频显示,其提及到的发电集团为绿电动力(北京)售电有限公司。

事件概述

 

2022年3月23日,一则北大毕业博士入职发电集团后诈骗2600万的新闻引发舆论热议,根据新闻视频显示,其提及到的发电集团为绿电动力(北京)售电有限公司。

 

根据时间视频的报道称,冯某平是北京大学能源系的博士,2015年其入职了一家大型的发电集团计划发展部投资处。他对外宣称,集团计划跟一些社会资本合作,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售电公司,可以轻松赚钱,为了让投资者相信自己的实力,冯某平还带着投资人参观自己所处的发电集团的绿电沙盘,讲解相关政策。这一波操作下来,投资人对冯某平深信不疑。多位投资人纷纷与冯某平签订了委托代理售电合同,借此诈骗多人共2600余万元。

签订合同以后,投资者们发现,冯某平承诺的低价电源没有任何消息;投资者感到自己遭到了诈骗,便采取了报警措施。

投资人报警后,冯某平被警方抓获归案。随后,警方发现冯某平在这个发电集团就是普通职员,没有职务。他所在的部门也没有对外售电的职权。最终,冯某平犯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10年,剥夺政治权利2年,并处罚金10万元。

 

舆情传播分析

 

1.舆情热度分析

 

注:热度趋势主要根据传播平台数量和平台影响力度评估

图释:中正舆情监测数据显示,此次绿电动力员工诈骗舆情在始发初期就有着很高的热度,3月23日0时-12时达到了本次舆情的第一个热度高峰;3月23日12时-24时,由于当事人的“北大博士”学历引发舆论热议,该舆情热度达到了本次舆情最高峰值;随后由于该舆情暂无新增消息,因此热度开始下降,目前该舆情的热度正在呈现下降趋势。

2.舆情来源分析

 

图释:中正舆情监测数据显示,此次绿电动力员工诈骗舆情,信息传播载体为微博、自媒体平台、视频网站、新闻网站与客户端、其他等平台,微博是此次舆情传播数量最多的平台,占比达到了55.43%;接着是自媒体平台,包括懂车帝、百家号、一点资讯、人民号、今日头条等平台,占比达到了20.57%;其次是视频网站,包括时间视频、好看视频、度小视、西瓜视频、抖音等平台,占比达到了9.91%;然后是新闻网站与客户端,包括中国网、新浪网、今报网、映象网、极目新闻等平台,占比达到了8.95%;其他平台上,以百度贴吧、知乎、豆瓣、虎扑社区、卡农社区等互动论坛与微信公众号为主,占比为5.14%。

 

观点分布

1.媒体观点

上观新闻——“天之骄子”为何滑向深渊

能够获得顶尖学府的博士学历并不容易,可能否做好人生规划、用好自己的聪明才智却是另一种智慧。冯某平的经历也表明,如果缺乏正向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那么有时能力越大,反而危害越大。如果缺乏辨别力,被“一夜暴富”等浮躁的观念洗脑,整日想着寻找人生“捷径”,那么人生只会加速滑落,甚至最终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。冯某平最终锒铛入狱的反面案例,警示之处正在于此。

极目新闻——真正的聪明人不会自作聪明

当然,冯某平的堕落,归根结底,还是自食其果。学校也好,家庭也好,都不可能为人的一生负全责,自己的人生道路,需要自己去踏实前行,只是,一个本应有大好前景的年轻人,如此自毁前程,可悲可叹之余,也的确值得我们去吸取教训,鸣响警钟,无论是自省自律,还是教育下一代,都不能忘了最朴素的道理:真正的聪明人,绝不会自作聪明。

 

2.网民主流观点分布

 

图释:绿电动力员工诈骗事件经过媒体报道后,大量网民针对该事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,主要以负面观点为主。其中,质疑判罚过轻的观点最多,占比达到了48.97%;其次为吐槽冯某平博士身份与讨论其犯罪原因的观点,占比为36.13%;最后为对诈骗者感到惋惜的观点,占比14.90%。
 

网民观点摘录

【质疑判罚过轻】

@一枚任性de青木_果er :诈骗2600万10年,那些p2p网贷诈骗老百姓钱的怕不是应该判100年?很多老板都没有被抓啊

@小铜锁儿:昨天那个卖假牛肉的,获利80万,判处9年罚款80万,这个为啥诈骗2600万才判10年

@爱心人士三大舅:2600万就十年?合着进去一年260万?!就算是打工,这出来以后也不亏阿

@斗图胖虎:所以说一定要读书,有时候可以救你。诈骗2600万判10年,这是最低标准了吧

@只陈述事实2:2600万才判10年,写个小说也判10年

@Tampere19FW:数额巨大 量刑十年。

 

 

  

【吐槽冯某平博士身份与讨论其犯罪的原因】

@永不停歇的转子:亲身经历者表示,一切都是利欲熏心所致!当初是何等的意气风发,如今锒铛入狱,真是令人唏嘘不已。电力体制改革不是某些人赚钱的工具,而是要优化资源配置,促进能源电力发展。

@LucyLee8004 :学历高有可能只意味着会考试,但并不意味着素质和人格高尚。

@大龙村的小龙人:学历经历都不足以评判一个人

@暮色森林V:博士……看来学历高低真的与品德无关

@kalo是怪咖:电力单位也不差钱啊。人心不足

 

 

【对冯某平感到惋惜】

@你看上去好像很好笑:他是怎么想的呢?为什么要去搞这种很容易就戳破的谎言来毁掉自己的大好前程呢?

@钟添Tims:寒窗苦读十余载,竟然选择这样一条路,真是可惜了!偷懵拐骗这种人是社会上最可恨的色

@钱局长本人:他的学历,蒙蔽了别人的双眼,骗取了别人的信任,最终也坑害了自己!

@阿越越与秋图图:这让我这个教师重新思考我在教些什么,我想要我的学生成为一个怎样的人。

 

 

 

舆情分析

此次绿电动力员工诈骗事件,虽是个人行为,但从报道中提及的情况来看,涉事发电集团、司法部门、政府部门在该舆情均存在一定的间接风险,主要有以下4点。

其一,从监测数据来看,在该舆情的始发期便有着极高的传播热度与网民关注度,媒体与网民目前关注点重心放在冯某平的“北大博士”身份上,因此目前发电集团的风险较低;不过,冯某平曾为成功实施诈骗而展示发电集团文件,受害者也会以此为由,要求发电集团承担部分责任,这也间接给发电集团的声誉带来了影响。

其二,冯某平在实施诈骗行为时,为获得受害者们的信任,曾带领受害者参观集团项目,而冯某平在发电集团内部就是一名普通职员,却可以带着诸多受害者随意参观集团项目,为自己编造的项目合作背书;同时结合前者提及冯某平向受害者展示的集团文件,也反映出单位内部存在管理失察的问题。

其三,报道中还提及了当事人被抓获后被判处了10年的有期徒刑,而从监测到的网民观点来看,有不少网民吐槽当事人诈骗数额超过千万却仅仅判罚10年,认为其存在判罚过轻的问题;而且,还有许多网民将此前自认为判罚过重的案例与本次舆情进行对比,质疑司法部门存在判罚不一致的问题,也给司法部门也带来的了一定的舆论风险。

其四,近期我国政府部门正在大力推崇售电业务市场化改革,此次事件的发生也间接影响到了政府部门与发电企业的公信力,让不少民营企业增添了对发电企业的不信任感,失去参与售电业务的积极性,从而给当前实施售电业务市场化改革工作造成影响。

 

应对建议

1. 协助受害者维权

发电集团要表明积极协助受害者维权的立场,若受害者要求发电集团要对此事件做出补偿,要主动与其进行协商,避免事件舆情影响进一步扩大。

2. 完善内部管理

针对集团内部管理存在问题,发电集团要及时找出当前集团内部存在的管理漏洞并及时修复,后期要不定期向员工开展各类普法教育,增强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,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。

3. 做好针对性解释

司法部门针对网民提及质疑的问题也要及时引起重视,视情况对判罚情况,做出针对性的解释,积极回应网民质疑的关键点,主动展示其判罚依据,以获得舆论的认可与理解,及时化解司法部门的舆论风险。

4. 加大监管力度

要对此次舆情引起重视,针对舆情中提到的发电集团涉及到的管理失职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置;并加大对售电业务市场化改革工作监管力度;针对企业担忧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,提高民营企业对售电业务市场化的信任度。

(完)

 

 

(责任编辑:小新)